伊拉克首次重建教堂 展現宗教融和之光 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(Mosul)2017年在美國為首的聯軍解放,擊敗伊斯蘭國武裝份子。兩座天主教教堂經穆斯林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協助將重建,且具有種族融和宗教共存的意義。
「要塞英雄」電玩席捲全球 鼓吹暴力偷盜毒害少年 美國電子遊戲「要塞英雄」(Fortnite)2017年推出風靡全球,創下玩家同一時間上線340萬人,全球玩家總人數突破1億2,500萬人。不過,該電玩被指鼓吹暴力,並且令青少年情緒失控。
教會女權兩派持續爭 美英女牧地位大不同 女性在教會領導位置爭論由來已久,並且分裂成互補派(complementarianism)和平等派(egalitarian)。在美國女教牧地位受男性凌駕文化存在,美南浸信會(Southern Baptist Convention)對女性擔任職事亦有限制。但在英國教會女性接受神職人員培訓有上升趨勢,美、英教會女牧地位有不同待遇。
考古學家發現使徒教會遺址?學者稱四疑點待解 以色列基內雷特學院、紐約尼亞克學院古猶太教與基督教起源研究中心組成團隊,在加利利海北岸el-Araj古老猶太漁村附近挖掘一座教堂遺址,認為是聖經記載的「使徒教會」。不過,有學者質疑教堂的存在,提出四點疑問。
聖經非神話 博物館科學與聖經展破爭論 美國華盛頓聖經博物館(The Museum of the Bible)今年4月宣布啟動為期一年的展覽計劃,從2020年至2021年夏季,展出探討科學與聖經引發爭議的展品,詳細介紹科學探究和聖經有關解釋的當代辯論。
恩光書院7月新課程 拓未來領袖世界觀 恩光書院「未來領袖:結合基督徒世界觀與學問」文憑課程7月開辦全新科目:「動漫文化的宗教向度」及「世界觀和其重要性」。課程分別解構日本動畫與基督信仰關係,以及檢視各範疇的世界觀以助信徒建立獨有的世界觀。
故事解聖經娛樂化? 神學院書寫營破直線思考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4月19至22日舉辦香港書寫營,主題為「故事的呼喚」,邀得創世紀文字培訓學苑創辦人之一莫非(陳惠琬)、香港浸會大學教授羅菁、現在式單位藝術總監許樹寧,分享運用說故事技巧還原聖經訓言。
考古新知:聖經中的巴勒王出現在米沙石碑 1868年在約旦的底本(Dhiban)一件重大出土文物的發現,得知從摩押人的角度描述了米沙的背叛。這一重大發現被稱作「米沙石碑」(Mesha's Stele) 或者「摩押石碑」(Moabite Stele)。
恩光書院5月「信仰視角」研討:創意超越時空 恩光書院將於5月11日舉行「信仰視角」研討日,主題為「新世代新創意」,並邀得陳韋安博士、劉澤光博士從教育、科技與信仰層面,探討在新世代尋找創意空間的可能性;另有藝術工作者分享創作體驗。
明光社訪16位長者看死亡:安葬從簡免煩後人 香港老年人口上升,香港政府面對長者臨終寧養推出不同層面的政策,如近年的綠色安葬。長者又怎樣看死亡?明光社去年進行訪談,探討長者對生命終結的想法,讓社會關注長者安老、喪殯事務、臨終寧養等工作。